儿童口腔良心牙医的十大建议2025版

儿童口腔良心牙医的十大建议2025版

01
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儿童口腔常见病主要有乳牙及年轻恒牙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牙齿发育异常以及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咬合紊乱等导致的颜面部发育异常等。

02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太小,不需要清洁口腔,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乳牙期即使出现口腔问题也没关系”,请问这两种观点是正确的吗?

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口腔是我们人类整个消化道的起始器官,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口腔卫生较差,就会增生大量对身体有害的细菌。这些细菌不仅危害口腔健康,还会对我们整个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很多研究都表明,在人体很多疾病,比如肠炎、肠癌、心血管、肺部疾病,甚至脑部疾病的病损部位,都能检测到口腔一些特异性细菌的存在。因此,口腔清洁非常重要。

另外,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替换,不用治疗的观点也不完全正确。对于那些即将替换的乳牙,或者新的恒牙已经萌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拔除乳牙来解决一些牙齿疼痛的问题。

但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情况下,乳牙是需要认真维护的!因为乳牙的存在不仅可以发挥咀嚼食物的作用,还能引导继生恒牙顺利萌出到正常的位置。如果乳牙由于龋齿或者牙外伤等原因过早缺失,继生恒牙的萌出位置就会发生错乱,或者无法萌出,进而引起牙列不整齐甚至面部畸形。如果长期牙齿无法萌出,埋在颌骨内,还可能出现颌骨内部的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3
如果孩子不保护好乳牙,会导致哪些问题呢?会影响未来恒牙的生长吗?

如果乳牙的龋齿、外伤等没有及时处理,会发展成为牙髓炎、根尖周炎。乳牙根尖部长期反复的炎症,会造成根尖区恒牙胚的发育受到影响,轻者恒牙发育方向会改变,萌出后不能整齐的排列;严重者可能造成恒牙胚的发育障碍甚至发育停止,这样牙齿替换后就会缺少一颗牙齿。

04
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口腔清洁?

口腔清洁应该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6个月以内的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此时宝宝抵抗力相对较差,我们主要对口腔黏膜进行清洁维护。要注意喂养器具,比如奶瓶、奶嘴,喝水杯的定期消毒,否则黏膜会出现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鹅口疮,是口腔内部黏膜的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荚膜,刺激后疼痛,易流口水,这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六个月左右,宝宝就开始长牙了,此时我们就要重点关注牙齿的清洁了!建议家长们在孩子第一颗牙萌出后半年内带宝宝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

05
乳牙如果无法进行治疗必须拔掉的话,拔除之后会影响恒牙的替换吗?

如果接近替换期的乳牙,拔除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经过医生评估,后续恒牙萌出还有较长时间,乳牙拔除后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维护乳牙拔除后留下的间隙来保证后续恒牙的顺利萌出。

06
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刷牙?孩子可以用漱口水吗?漱口水可以替代刷牙吗?

从宝宝六个月左右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要进行牙齿的维护了。对于一岁以下的宝宝,建议使用纱布或者棉棒蘸取清水进行牙齿的清洁。一岁到三岁年龄的宝宝,可使用最小号牙刷进行牙齿清洁,由于此时孩子的吞咽功能不完善,容易误吞牙膏,因此该阶段孩子,不建议使用牙膏。三岁后,孩子可使用儿童牙刷及牙膏进行刷了牙。此时建议父母可允许孩子先行自己刷牙,然后父母再帮助刷一遍,这样既能保障刷牙效果,也能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孩子尽量不用漱口水,因为一些漱口水的成分中含有抗生素类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口腔内菌群的失调,一些致病菌会滋生并引起健康问题。

当然,在一些口腔手术后、或者黏膜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遵循医生的建议,短期使用漱口水。

07
究竟什么是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有什么作用?窝沟封闭与和涂氟的作用是一样的吗?窝沟封闭有没有必要做?孩子几岁做比较适合?

新萌出的磨牙,包括乳牙和恒牙,牙合面沟、窝比较多,且这些沟窝的底部,牙齿矿化通常比较差,食物嵌塞进去后,不易清洁出来。在细菌的作用下,沟底的牙体组织就会产生龋齿,严重后会影响整个牙体组织。窝沟封闭就是使用专门的材料,在沟底龋坏之前进入到窝沟内部,并将窝沟填平一些,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治窝沟龋齿的发生。

所以做窝沟封闭非常有必要,但时机要选好。太早了,牙齿没有完全萌出,起不到作用,太晚了,牙齿已经发生龋齿,失去了窝沟封闭的意义。一般来说,乳牙在3-5岁、第一磨牙(六龄牙)在6-8岁左右、第二磨牙在12岁左右进行窝沟封闭。

适量的氟元素可以使牙齿更坚固,更能抵抗酸蚀。对于那些钙化差的牙齿,涂氟是一种有效预防龋齿的方法。

总的来说,涂氟主要预防牙的光滑面或者邻面龋,而窝沟封闭预防牙合面窝沟龋齿,所以两者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

08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那导致龋病的病因有哪些?是不是不吃糖不会患龋病呢?怎样预防龋病?

龋病产生与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分别是口腔内与龋齿相关的细菌(致龋菌)水平、进食含糖食物的量及频次、有效刷牙的情况以及个人牙齿的发育状况,这几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龋齿。因此,在预防龋齿的措施中,除了少吃含糖食物外,还要降低口腔内致龋菌的水平。孩子口腔内部的致龋菌主要通过喂养人传播,所以对于哪些易患龋齿的喂养人来说,一定不要使用自己用过的碗筷、吃过的食物再去喂养宝宝;另外,对于表达宠爱之情的亲吻,也要尽量不碰触宝宝的嘴巴。这可以有效预防致龋菌的传播。除此之外,还要早晚两次定期的刷牙,让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及时从牙面清理掉,不会对牙齿产生不可逆性的酸蚀作用。最后要做到的就是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制定完善的预防方案。

09
龋病的典型症状是黑色的虫子牙吗?

肉眼观察,龋齿早期只是牙齿表面的白垩色斑块,随着龋齿的进展,白垩色斑块逐渐出现缺损,最终形成龋洞。在整个进展过程中,口腔内食物的一些色素会沉积到缺损的部位,形成黑褐色的外观。但有些龋洞颜色呈浅黄色,这种龋齿进展速度较快,更易累及牙神经,造成疼痛或者面部肿胀的表现。

10
龋病需要治疗吗?应当如何治疗呢?

龋齿治疗越早越好,但太小的儿童无法很好的配合,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划破黏膜、呛水甚至误吞、误吸的风险,所以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平衡年龄和龋齿的治疗时机。

对于程度较轻的龋齿,主要进行充填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龋齿,甚至已经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的龋齿,需要将感染的牙神经去除,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11
知道小孩子喜欢跑跑跳跳,很容易摔倒造成牙外伤。如果发生牙外伤,应该怎么做?哪种牙外伤必须要到医院处理呢?

儿童牙外伤高发的年龄段有两个,一个是一岁左右,即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另外一个是进入小学后,运动逐渐增多的阶段。如果牙齿因为外伤出现松动、折断、出血、甚至牙齿脱落等,都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对于断裂的部分牙冠、甚至是整颗脱落的牙齿,冲洗掉表面大块的污染物质后,放在水中、牛奶、生理盐水中湿润保存,如果受环境所限,没有上述液体,也可以含在舌下保存,但要注意误吞的发生,尽快到医院处理。 

12
在保护孩子们的牙齿的问题上有哪些小提示呢

目前,一些孩子因为腺样体肥大,影响呼吸,造成了上颌牙齿前突,甚至形成了开唇露齿的面容,影响孩子美观。家长因此非常焦虑,着急为孩子进行牙齿矫治治疗。其实有些孩子即使有张口呼吸的习惯,或者有腺样体肥大,但因为持续时间短,症状轻、或者遗传等其他因素,患儿不一定出现腺样体面容。所以提醒家长不要看到孩子有张口呼吸的情况,就断定自己孩子是腺样体面容,就要进行牙齿矫治。在此,我们呼吁家长一定要理性就医,要确认是否需要矫治再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浪费金钱和时间。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