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完根管治疗,最关心的就两件事:
“我这颗牙还能用多久?” 和 “为啥别人花一千我花五千?”
今天,咱们就把这两个问题掰开揉碎讲明白,顺便教你几招延长治疗牙寿命的实用技巧!
一、根管治疗后的牙,到底能用多久?
先给结论:保养得好,用一辈子都有可能;不管不顾,可能撑不过三年!
为啥差距这么大?
因为根管治疗只是“救活”了牙根,但牙齿本身已经成了“空心脆皮”,后续维护才是关键。
想要它长寿,这5件事必须做到位:
1. 戴牙冠!戴牙冠!戴牙冠!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就像一棵被掏空的大树,虽然根还在,但外壳随时可能劈裂。
牙冠就是给你的牙套上一层“防弹衣”,尤其是后牙(大牙),吃饭咬合力大,80%的折裂都发生在没戴冠的牙上!
避坑指南:
别为了省钱只补不冠,补牙材料扛不住长期咀嚼力。
优先选全瓷冠,美观又耐用,金属冠可能影响拍CT。
2. 别拿它当“钢铁战士”
就算戴了冠,这根管牙也比不上原装牙的强度。啃螃蟹、嗑瓜子、咬瓶盖这些硬活儿,尽量交给健康牙干。见过太多患者抱怨“戴了冠还是裂了”,一问都是因为咬核桃……
3. 清洁要升级
根管牙虽不会蛀,但牙周病照样能要它的命!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都会让牙齿松动。建议:
牙刷+冲牙器+牙缝刷三件套用起来,尤其是冠边缘容易藏污纳垢。
每年洗牙1~2次,别等牙槽骨吸收才后悔。
4. 定期复查别偷懒
根管治疗成功率虽高,但仍有5%~10%的失败案例。建议治疗后1年、3年、5年分别拍片复查,看看根尖有没有发炎迹象。早发现还能补救,拖到牙根脓肿就只能拔了。
二、根管治疗价格差5倍,到底差在哪儿?
从社区诊所的800元,到三甲医院的5000元2. 设备:肉眼操作vs显微放大,根管治疗的价格能差出一部手机钱。其实主要看这4个因素:
1. 材料:从“普通装备”到“黄金圣衣”
冲洗消毒液:便宜的用双氧水,贵的用次氯酸钠+EDTA,杀菌更彻底。
填充材料:
传统牙胶尖(类似橡胶):几十元一根,但可能有微渗漏。
生物陶瓷材料:上千元一套,能和牙根无缝贴合,降低再感染风险。
2. 设备:肉眼操作vs显微放大
普通根管:医生凭手感掏根管,遇到弯曲细小的根管可能清不干净。
显微根管:放大20倍以上,能找到隐藏的侧支根管,适合复杂病例(比如钙化根管),但光设备就上百万,收费自然高。
3. 牙位:前牙后牙差价大
前牙:1~2个根管,操作简单,通常千元内搞定。
后磨牙:3~4个根管,还可能分叉,收费翻倍很正常。
4. 医生资历:经验就是钱
新手医生收费低,但可能遗留感染;
专家级医生收费高,但能处理疑难杂症,比如根管再治疗、穿孔修补。
Q:根管治疗能走医保吗?
A:部分项目可以(比如前牙根管),但高端材料、显微技术通常自费,提前问清楚!
Q:治疗完一直隐隐疼,正常吗?
A:轻微胀痛1~2周正常,超过1个月要复查,可能是根尖炎症未消。
Q:最便宜的根管能不能做?
A:预算有限选基础款,但务必确保做到两点:拍片确认根管清干净+及时戴冠!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