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乳牙期(3-5 岁):阻断严重畸形的 “黄金窗口”
适合问题
乳牙反颌(地包天)、重度开颌(上下牙无法咬合)、长期吮指 / 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干预重点
此时颌骨可塑性强,通过简单的活动矫治器(如 FrankelⅢ 型)引导颌骨发育,可预防恒牙期 “地包天” 加重,避免成年后正颌手术。
典型案例
3 岁半宝宝长期咬下唇导致下牙前突,佩戴乳牙期矫治器 6 个月后,咬合关系明显改善。
2. 混合牙列期(6-12 岁):识别 “隐性危机” 的关键期
常见问题
恒牙萌出异常(如虎牙、牙齿拥挤)、深覆合(上牙覆盖下牙过多)、后牙反颌(单侧咀嚼导致脸型不对称)。
干预优势
通过肌功能矫治器(如 MRC、ETA)纠正舌位、唇肌力量不平衡,为恒牙萌出 “腾空间”,减少未来拔牙矫正概率。
家长注意
若发现孩子 “下巴后缩”“笑时牙龈外露”,即使牙齿暂时整齐,也需排查颌骨发育问题。
3. 恒牙期(12-15 岁):全面矫正的 “效率期”
适合情况
恒牙全部萌出后的单纯牙列问题,如牙齿拥挤、牙间隙、中线不齐等。
矫正优势
青少年新陈代谢快,骨骼改建活跃,矫正速度比成人快 30%,且多数无需复杂植骨手术。
方案选择
钢丝牙套(性价比高)、隐形牙套(美观舒适)均可,具体需根据牙齿畸形程度由医生判断。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