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种植牙能不能先种上牙?还是应该先种下牙?医生给的方案不同,效果会差很多吗?
其实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是之前刚好遇见过一位60岁的阿姨去种植牙,在种植牙之前竟然轻信了“低价速成”方案,先种了下牙,结果没想到咬合错乱,吃饭像在嚼石头,
到后面又才不得不另找口腔医院返工重做。
就因为这个种植牙方案让那位阿姨吃了一个大亏,所以今天这也才专门拿来讲一讲,种植牙方案对我们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也是因为这件事,我也才发现其实很多人都以为去到了所谓的知名的医院,就以为自己的种植牙稳妥了,其实殊不知,医生的技术才是种植牙的关键;
想要确定自己的种植牙靠不靠谱,首先最好就是通过口腔医院医生信息自助查询系统,查询一下自己周边靠谱的医院医生的详细资料,查询医院医生的资历、案例和详细收费信息,初步了解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院价格。
为什么种植顺序不能“拍脑袋决定”?
全口种植不是搭积木,上下颌的种植顺序和方案设计,直接关系到两个核心问题:
1.咬合力的分布:上下牙就像齿轮,错位1毫米都可能让咀嚼效率暴跌;
2.骨量的利用:上颌骨疏松、下颌骨致密,种植体植入的深度和角度必须“因地制宜”。
真实案例:
一位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医生盲目先种上牙,结果上颌种植体因骨结合失败全部脱落;
而另一位类似患者,通过先植骨+优先种下颌,最终咬合功能恢复良好。
先种上牙还是下牙?4种常见方案大解析
方案1:先种下颌,后种上颌
适用人群:下颌骨条件较好(骨高度≥8mm)、上颌骨严重萎缩(需先植骨)。
优势:
下颌骨密度高,种植体容易稳定,快速恢复基础咀嚼功能;
上颌可同步植骨,为后续种植争取时间。
劣势:
若上颌骨吸收严重,后期种植可能需复杂手术(如上颌窦提升)。
典型案例:
一位阿姨下颌骨条件良好,但上颌骨薄如纸片。
医生先为其下颌植入6颗种植体,恢复基础咀嚼;上颌植骨半年后完成全口修复,咬合力恢复80%。
方案2:先种上颌,后种下颌
适用人群:上颌骨高度足够(≥10mm)、下颌后牙区骨量不足(需植骨或All-on-4技术)。
优势:
优先解决上颌美学问题(上牙更影响笑容);
下颌可利用All-on-4技术减少植骨需求。
劣势:
上颌骨较疏松,初期稳定性差,失败风险略高;
若下颌骨吸收严重,可能导致上下牙中线不齐。
方案3:上下颌同期种植
适用人群:上下颌骨条件均良好(骨高度≥10mm,无严重萎缩)、全身健康状况佳。
优势:
一次性解决全口问题,治疗周期短;
咬合关系可精准设计,美学效果更协调。
劣势:
手术时间长(4-6小时),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高;
费用较高(需一次性支付全口费用)。
方案4:分阶段种植(优先修复半口)
适用人群:预算有限、骨条件复杂需分步处理。
优势:
减轻经济压力,优先恢复半口功能;
可边治疗边观察骨结合情况,降低风险。
劣势:
咬合设计难度大,后期可能出现对颌牙过度磨耗;
治疗周期长达1-2年,对耐心要求高。
要如何判断医生的方案是否靠谱?
1.必须拍三维CT:
拒绝“凭经验种牙”的医生,骨高度、神经管位置必须可视化评估;
2.方案需包含咬合设计图:
正规医生会展示虚拟咬合模型,说明如何分配咀嚼压力;
3.质保条款明确:
种植体品牌、质保年限、并发症处理方案必须写进合同;
4.案例库要求:
要求查看至少3例类似病例的1年以上跟踪报告。
全口种植顺序没有“标准答案”,但专业方案一定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优先:恢复咀嚼力>追求即刻美观;
2.量骨定制:根据骨密度、高度、全身健康制定个性化流程;
3.长期主义:至少考虑10年后的骨吸收和修复成本。
如果你正在面临选择,记住:种牙是毫米级的精密工程,医生的方案设计能力,直接决定你未来是“吃嘛嘛香”还是“花钱受罪”。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更多查询请 → 在线咨询客服